1、判断题 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读取的信息有误的是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呈发展趋势
B.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贯彻了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的原则
D.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大计,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D。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项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C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明显不符合题意。
点评: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率先用在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说明苏、锡、常、镇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纺织业快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提高所致,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刚处于形成阶段,所以③项说法错误,①②④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评: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始的,由于逐步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浓郁的半殖民地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下列内容中,与促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相违背的是
A.哥白尼首创的太阳中心说推翻了地球中心说隔
B.开普勒和布鲁诺都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运行
C.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D.“地球中心说”理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地球中心说”理论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