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贸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欧洲联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是全欧洲国家的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是欧盟发展的产物
D.至1994年1月1日,在经济实力上,欧盟是世界第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 ]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秩序
本世纪的世界秩序有两个巨大的试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者都是悲剧性的失败。在一次敦促美国国会加入国联的演讲中,伍德罗·威尔逊宣称:“这是对和平的切实保障。这是由诺言构成的对付侵略的切实的保障。”国联成立后不到20年,这个世界就陷入破坏力最大的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联合国的态度有过这而无不及。他指出:“我们这次无论如何不能丧失建立一个国际秩序的希望。他将能维护和平并在各国之间实现持久和更为完美的公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联合国船里以来,先后又有大大小小120次战争爆发。在这些战争中殒命者达到1800万人,超过第一次时间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1、请简介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尼克松对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评价是怎样的?如此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略”。
(2)“略”。
(3)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为代表的大国支撑起了二战后的新格局。在吸取了一战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缺失,以美国提案为依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构建起“黄金-美元”本位制的货币体系,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在政治上,主张不同性质国家相互合作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稳定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雅尔塔体系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存在大国意识的色彩,这使得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不乏不稳定因素。从1945年到1990年,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经历了美苏冷战。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较量,使得内部区域集团化。在经济上,美国为使西欧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为应对美国的一系列动作,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莫洛托夫计划;1955年,为对抗北约,苏联同东欧各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在两极格局下,日本经济迅速复苏,至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并在外交上获得更大的独立,力主多边外交。西欧各国在两极格局下,寻求崛起。1950年法德和解,随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取得高度统一“欧共体”。1991年,欧洲为推进政治一体化,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 1956年,中苏决裂,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中国转而开拓更大的外交空间,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尽管在联合国下,世界局部战争仍然不断。但是二战后世界总体稳定,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且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形成了一超多强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家把国际联盟比喻为一架大桥,大桥最关键的一块砖头——美国却空缺了。大桥的左边树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大桥的右边,山姆大叔正跷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烟,头枕着的正是那块最关键的砖头。?
——大桥的缺口
材料二?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上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1948年6月开始,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60次左右的维和行动。这些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198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材料三?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材料四?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的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苏美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漫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头枕着那块最关键的砖头使其空缺的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中东问题中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四,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由于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组织。原因:英法的阻碍;凡尔赛和约和国际盟约不符合美国利益;国内的反对。?
(2)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积极影响: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1998年海湾地区再次战争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赴伊拉克斡旋化解危机。消极影响:1947年联合国决议,巴以分治处理不公,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3)分析基本正确。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持和平的作用。?比较客观地辩证地指出联合国成立后的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