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2、判断题 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3、判断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朝主流经济本能的作用
B.英国商品的倾销仅限于五口以及东南沿海
C.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 合计
| 商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国人办(注)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 千元)
| 资本 所占 比重
|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 175
| 48893
| 53
| 4678
| 9.6%
| 19
| 16196
| 33.1%
| 100
| 28000
| 57.3%
|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 685
| 223423
| 463
| 90801
| 41%
| 86
| 29469
| 13%
| 136
| 103153
| 46%
|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材料二?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

材料三?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品种 年份
| 农产品
| 手工产品
| 机器产品
| 其他
|
1893年
| 15.6
| 81.8
| 2.6
| 略
|
1910年
| 26.8
| 41.4
| 18.8
|
1930年
| 45.1
| 30.6
| 19.7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从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看说明了什么?(6分)
(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3分)
5、判断题 图2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