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的统一大业和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A项和C项都是澳门能够回归和彻底实现民族独立的原因,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结果,故选D项。注意“九二共识”只涉及两岸关系,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与民族独立无关,排除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国两制”的两制指的是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一国两制”基本含义的理解。“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正确答案为A项;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军事制度体现了国家主权的统一,且香港、澳门的外国军队必须撤走,故排除B、C、D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B.制定宪法大纲
C.采用“三三制”原则
D.开展整风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B.“两制”是指两种管理制度
C.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决策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同的制度是指社会制度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都反映了因侵略造成的两岸分离
B.“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第一次“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指的是日本于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从此“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状态。两首诗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B、C、D符合史实,A项错误。
考点:台湾问题
点评: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