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可以说明?
[? ]
A.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B.美国开始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0年美国人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在当时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其原因主要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孤立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即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活动:与苏联等国家建交;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2)政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劣势;中国实力增强。成就: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包括
[? ]
A.“另起炉灶”?
B.一大片?
C.多边合作政策?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2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15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结成军事、政治同盟,条约的有效期为三十年。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所以当时中国并未加入不结盟运动。故选A。
点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排除ABD项。建国以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外交环境的改变,形成了数次的建交高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