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C、D完全正确,而“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错在“杜绝”,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项夸大了其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材料信息表明,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答案选择D项。后来刺史职权渐重,到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这都等于割据政权;从严格意义上讲,“刺史”的工作对象是地方官吏,是监察性质的职务;“牧”的工作对象是百姓,是行政性质的职务。故C项不正确。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A项不正确。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上所属各县,故B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也是专制君主制度的顶峰时期,其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包括(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实行行省制度的是元代,不是明清,所以③说法不正确;清代的边疆政策也不属于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所以④说法不正确;只有①②符合题意,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毛泽东、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