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重心
C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错误的根源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实质上是受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人都盼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外国势力介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前提基础,也是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
材料二?自从一八九四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中日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两国平等友好相处的障碍。恢复中日邦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将为进一步发展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扩大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开辟广阔的前景。中日友好不是排他的,它将为和缓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1972年9月26日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
材料三?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当年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的政治分歧有哪些?双方“努力寻找共同点”的成果是什么?(5分)
(2)据材料一、二,发展中美、中日正常的国家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据此分析这一原则的基本特点。据材料二指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还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为材料三图片写一简要说明(5分)
参考答案:
(1)尼克松总统访华。(1分)分歧:社会制度、台湾问题。(2分)成果: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2分)
(2)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特点:具有包容性、广泛性,适合各类国家处理国家间问题。(2分)健康发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分)
(3)1972年,(1分)在中美关系改善的直接推动下,(1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分)周恩来与之会谈,中日两国签订了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为和缓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2分)
本题解析:
(1)解答本题需注意材料的出处。材料一出自1972年2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同美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联系所学知识,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尼克松访华有关。中美两国的政治分歧源自两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国关系最大的障碍是台湾问题。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依据材料一可知,发展中美、中日正常的国家关系应遵循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广泛性,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日关系最大的阻力来自日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发展两国关系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该问要求为材料三图片写一简要说明,图片反映的事件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说明文字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1972年)和原因(在中美关系改善的直接推动下)、事件的经过(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恩来与之会谈,中日两国签订了联合声明)和意义(标志着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为和缓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毛泽东反对在工业战线搞群众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批评某些人对大跃进运动不同的意见,从而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大跃进运动有不同的态度。故选C。A项是大跃进运动的后果,材料并未体现;B项不是材料中心思想;D项与材料信息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的文章选摘,请将其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序: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②“一切为1070万吨钢产量目标让路”?
③“致富光荣”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发生在1950年;一切为1070万吨钢产量目标让路是1958年提出的;致富光荣是邓小平1986年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