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语句摘自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的内容,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B.爸爸六岁去放羊,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C.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D.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找到了春天
2、判断题 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判断题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 ]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
B.确立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判断题 阅读《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指我国政府所建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境内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喻指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当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