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2、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 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率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一为逆差)

——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回答: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的标志是
[? ]
A.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B.雅尔塔体系的正式建立
C.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5、判断题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
[? ]
A.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
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
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