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实业救国”是张謇等人的重要梦想。这种梦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人民群众抵制侵略的愿望
B.反映了民族资本家争取国家繁荣的努力
C.反映了爱国官僚推行新政的要求
D.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现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张謇的阶级属性,他虽曾是清末的状元,但后来他弃官从商开始了实业救国,成为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答案应该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的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即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所以其中可以经常看到外国使节,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A项。
点评:高考对唐代社会特征的考查经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熟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②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宽容的文化心态;③开明的民族政策,较多的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④繁荣的经济,一般从均田制,两税法,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切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关注和总结。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

对图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①中国当时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已经使用电话但不普及
③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④当时电话已经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1887年)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教授近代科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话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区域化的直接推动
B.生产力和分工的进一步表现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D.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
孟子:“(天下)定于一”
|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
材料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做了许多大事,如人们熟知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等……胶东大地原始是齐国的领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齐两国是最强的,有着“西帝”和“东帝”的说法。后来秦国灭了齐国,尽管当时齐国的臣民表面上对秦国的统治言听计从,可私下很多人对秦并不认同,梦想有朝一日让齐国“复活”。“对于秦国的统治而言,齐国的统治物产富饶,财力充足,将齐国的旧地安抚住,对秦始皇平定统治天下有重要的意义,他多次到齐国的属地东巡,主要目的是‘示王权’。”
——《秦始皇东巡三临烟台,并非只是寻长生不老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含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7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8分)
参考答案:(1)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2)都主张统一。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渴望统一。(5分)
(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4分)
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生活日趋艰难。(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孟子、墨子、荀子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仍然是周王朝时期,所以他们的天下主要指周的统治区域,那么其共同主张是主张统一。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分析。(2)考查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问其措施主要从设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加强集权,对于作用的评价要客观,看到进步性,同时也要指出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