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说明是汉代儒家思想被神圣化,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周时期的政治特征主要包括(? )
①实行王位世袭制 ②大力推行分封制
③实行专制统治 ④开始采用井田制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般认为,王位世袭制度开始于夏朝,结束于清朝。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都具有专制特色,不同的是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般把井田制作为西周的经济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
A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B基层民主选举 C人民代表大会 D政治协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村委会、居委会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治机构,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产生方式应该是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故选B。基层民主建设的完善的关键步骤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经济全球化是指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要跨国界发展,经济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遇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和反对,理由是什么?
(2)既然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参考答案:(1)理由是:一是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二是全球化带来利益的不均衡性,将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三是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四是经济全球化也会加剧生态破坏等
(2)对策: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积极争取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运用国际惯例,不断增强全国经济的竞争力;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外向型产业;营建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是根据课本知识,对课本知识加以提炼。第一问回答一些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抵制理由是要求我们回答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危害;第二问回答相对开放一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