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马条约》的核心内容是
①共同市场的形成?②关税同盟?③共同的经济政策?④共同的农业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①③是基本内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朱熹认为:“君主虽已制命为天职,然必谋之大臣,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
A.朱熹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民主制度
B.朱熹的思想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C.体现知识分子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
D.朱熹的主张与儒家传统思想相悖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然必谋之大臣,…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反映材料观点认为皇帝治理国家要依靠大臣给出谋划策,以求公议之所在,这是常理,也是祖宗家法。这从侧面反映出知识分子要求参政的愿望。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8分)分析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的出哪些结论?(4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材料问题强调的是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共同点,依据材料一可以直接归纳出答案,即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综合上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宋明理学虽然在封建社会严重的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望,阻碍了社会进步,但是,其要求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注重气节和品德,发奋立志等,也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因此,①②③正确。④说的是消极方面。故选A
点评:宋明理学是宋明之际主要的官方哲学,他是吸收了佛道思想逐渐发展而来的,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这一拜》歌曲中体现的忠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A.“仁政”学说,主要是要求统治者对百姓要仁爱,不符题干要求;? B.“天人感应”学说,是为了神化皇权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的的,不符题干要求; C.宋明理学思想,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其中就有忠君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讲的是要学以致用不能研究无实际价值的学问,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干扰项中有汉代的思想,汉代思想大一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