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
B.“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孔子安慰大家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话主要体现了孔子
[? ]
A、决心要完成周文王的事业
B、听天由命,看淡生死
C、相信匡人最终会给他们放行
D、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题中列出的四位思想家中只有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所以这位思想家应该是生活于战国时期的孟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修诗、书,订礼、乐,赞易而作春秋,此所谓六经。其先皆官书也,经孔子之手而流布于民间。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政治影响。?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怎样把贵族学传播到民间的??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铜像的落成有何现实意义?
?
参考答案:(1)核心:仁。影响: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修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
(3)原因: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思想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