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决定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
A.宏伟的抱负
B.社会实践
C.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
D.深厚理论知识的积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推动马克思的理论走向成熟的是社会实践,这也体现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所以B是正确的,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应该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恩格斯认为理论属于学术专刊
B、恩格斯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C、恩格斯只想创立理论
D、恩格斯认为理论书籍应该简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堪称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史事,他们共同参与的是
A.撰写《共产党宣言》
B.为第一国际起草《成立宣言》
C.发表《法兰西内战》
D.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选A
点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合作:1、《神圣家族》马、恩合作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2、《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其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马、恩还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马的两个发现: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3、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践合作:1、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2、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同盟”;3、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第4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发展私有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只要对教材熟悉,便可结合材料内容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马克思毕生力作。它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的这部力作就是

A.《神圣家族》
B.《资本论》
C.《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①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因此选B。
点评:《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干活付钱,这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说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实际上,这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这怎么能是“等价交换”呢?那么这多余的部分,即这个工人工资之外的8元或16元或更高的数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马克思把这个“账”算清以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手段、诀窍就给暴露出来了,这使广大工人阶级更认清了资本家的剥削方法,从而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待遇准备了充足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