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8分)
(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4分)这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 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未成熟;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 (2)不同:对西方民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说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可以相互借鉴;孙中山政治视野广阔,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本题解析:第(1)题认识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如经济、阶级、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在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还比较薄弱,尚未进行思想领域里的启蒙运动,并不了解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内容,对西方民主的认识有限。第(2)题将材料二“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对比材料一分析其不同;从民主思想的传播历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孙中山个人的品质等 度谈认识,认识到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说“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列唐初大臣,属于“虽雠不弃”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马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曰:拔乱世,反之正。欲言拔乱,则必举致乱之源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其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住之初,承极乱之后,不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既久,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
材料2?然唐之宫廷,夸毗之习深矣,帝初非拔俗之流,其安能久自振饬?帝以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车骑数万……名曰登封,实游观也。……帝屡幸东都及骊山,……作行宫千余间,广温泉宫为华清宫……此何异于隋炀帝之所为邪?
材料3?《旧唐书·本纪》栽:“开元二十五年,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二十八年,又书频席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必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此)与贞观史官之矫诬,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均引自《隋唐五代史·开元天宝治乱》
请回答:
(1)简要归纳出三段材料的主要观点。
(2)你认为材料1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唐玄宗与隋炀帝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你同意材料3对《旧唐书·本纪》叙述的评价吗?《旧唐书·本纪》为什么要这样记载?
参考答案:
(1)唐朝的衰乱并非始自天宝年间(唐玄宗后期),实际上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前期)即有“致乱之源”。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行为与隋炀帝无异。
(旧唐书》记述庸玄宗开元年问的太平盛世有夸大不实之词。
(2)正确,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渐进到突变,?
唐玄宗前期曾对宫廷流俗进行整顿,但却不能根除,自己电逐渐流俗,“复蹈前人覆辙”。?
(3)大兴土木,到各地游乐。?
(4)同意。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美化封建统治,掩盖阶级压迫、贫富对立的现实。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唐玄宗开元、天宝统治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比较三则材料共同点.特别是抓住材料的立足点,即唐玄宗统治自开元年问就已暴露危机,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紧扣材料.抛开教材观点的成见。另外要仔细地体会材料3的中心是什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无权任命的是
A.国务总理
B.副总统
C.各部总长
D.法院法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总统、副总统都由选举产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