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设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斯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材料五?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6分)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何联系?(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2分)
(5)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24分)(1)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2分)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6分)
说明了雅典民主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4分)
(2)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文化的繁荣和大量文化名人的涌现(3分)
(3)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4分)
(4)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分)
(5)罗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3分)
本题解析:(1)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即雅典的国家管理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体现了主权在民。再联系雅典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
(2)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二说明了雅典民主的积极作用。
(3)注意提取信息“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4)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5)联系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背景: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
点评: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制开西方政治文明先河,为人类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整个人类政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题的重点是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罗马法的内容、特征与作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刘少奇:“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此讲话的时间可能是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指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是在过渡时期制定的,是过渡时期的成果,所以本题答案只能选A.过渡时期 。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对此国际上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不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与“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相关的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苏联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C.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
D.美国为经济危机所困,国力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对70年中美关系缓和的相关史实的理解能力。材料设问的角度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属于美国之外的原因,而B、C两项说法错误,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今晚报》载:“一种产量可媲美‘超级稻’,而口味比其更佳的常规稻新晶种‘津原45’由本市专家育成,并在我国北方人面积推广。该项目获得了2008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因育成“超级稻”而获得2001年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傅廷栋
B.袁隆平
C.黎志康
D.邓稼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能够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好宪法,宪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的人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