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其学说“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意思是: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体现了董仲舒的“君为臣纲”“天人感应”的思想。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产生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符合民生主义的精神要求
B.在中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
C.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
D.是要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属于绝对词型选项,“永远”是绝对词,对这样的选项要慎选;革命的根本问题应该是民权主义,故排除C;针对土地问题,孙中山三民主义认为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革命,所以排除D;从材料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是土地问题,所以这一主张应该是民生主义的要求。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05年6月,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物理纪事》上,发表了同一作者的三篇文章,其中《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是有关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三篇论文的作者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年仅26岁,轰动了整个学术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核能的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运动的速度加快而增加。一切质量都有能量,一切能量都有质量,即质量和能量会相互转化,其关系式为E=mc(c是光速),在核反应堆中消失的质量就按照这个公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因此这一理论成为运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2)核能的发现,使科学界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问题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解决,狭义相对论也成为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最基本的理论根据。
本题解析:本试题难度在于对于文科生来说虽然理论性强,但是不是要求我们说出理论,而是对理论根据课本知识作一概括。第二问要运用综合能力,对后面的知识作一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故答案选择C项。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荀子的思想观点;“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是韩非子的思想观点;“天人感应”理论是董仲舒提出的。A、B、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朱熹及其理学,(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2)思想观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穷理的方法即“格物致知”,其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影响(当时+后世+国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 “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洲人民并没有直接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因为当时的非洲还处在殖民统治时期,排除A、B;许多非洲国家与其他国家结盟,排除C;非洲国家独立后,在联合国事务中,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正确。
点评: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其中,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又是近年高考的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近年以选择题为主,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1、4和4道选择题涉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其中2011年的天津文综考查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江苏单科考查日内瓦会议、上海单科考查万隆会议,海南单科考查求同存异方针。 此外,2011的福建卷和上海卷还分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