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公元前340年,秦国都城咸阳某客舍的老板收留了一位没有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结果两人都被以“奸人”罪论处。实施这种惩罚的主要依据是(?)。
A.什伍制
B.连坐制
C.分异令
D.塞私门之请
2、选择题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
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②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3、判断题 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增殖人口增加税收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发展农业生产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商鞅之法,良法也。……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毛泽东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了商鞅变法的条件?(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评论中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6分)
5、判断题 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12分)
中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正是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实现的。……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4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胡族君主”是如何“身体力行”,“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的?(8分)
(2)“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有何特点?(2分)其意义如何?(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