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出现南北分裂的根源是?(?)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留下的后果
B.南北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C.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D.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抓住“根源”二字。美苏两大国在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战后美苏朝鲜半岛一北纬38度为分界线,由美苏分区占领。此后分别在美苏的支持下南北各成立了一个国家,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是美苏两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在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共产党得到了全部投票的20%;在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则接近10%。在东欧国家,20%至50%的平民支持左翼政党。……令美国人感到震惊的是,1945年7月,英国的工党夺取了胜利,把温斯顿·丘吉尔赶下了台。
——(美)梅尔文·莱弗勒《人心之争——美国、苏联和冷战》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结束后说:冷战是一场没有必要的严重悲剧,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双方都把对方的战略意图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导致了两国对外政策的僵化。
请回答:
(1)二战后,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的攀升说明了什么?(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二战中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战后苏联地位的提高,改变了许多人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二战后,东欧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反法西斯战争,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战后欧洲的经济困难,使人们具有求变的心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说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方国家宣传的洪水猛兽;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也有值得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地方。(4分,答出2点即可)
(2)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丘吉尔“铁幕演说”推波助澜;战后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兴起发展,联合国成立,制约着美苏用战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战后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攀升的主要原因。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社会主义支持率攀升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有值得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地方等。
(2)该问考查美苏冷战的原因:战后反法西斯同盟任务完成,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表述错误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C.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多极化的新国际格局不能很快确立是因为?(?)
A.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平衡
B.各国的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的局面尚未形成
C.各国之间尚未达成妥协
D.新的国际较量尚未开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冷战”对抗
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及影响
C.欧洲联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C项是在50到6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进行的加快,在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D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因此ACD均错误。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在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选B。
点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日本在经济实力增强后,80年代开始逐渐地谋求世界大国的地位,欧共体在外交上也逐渐的倾向独立自主,这些都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