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的富民强国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其中“八五”计划(1991—1995)为中国现代化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
C.打破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体制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大力引进外资
B.属于外向型经济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歌词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B.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题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是:
①一国两制②和平与发展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其主要涉及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正确的是D项,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