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柱形图中能明显得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苏贸易显著增加,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快速下滑,结合此时相关背景不难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拒不承认新中国,中国外交方面表现出“一边倒”的态度这对中外贸易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 C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中国并未完全断绝和西方的经济贸易。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8年,傅斯年先生在谈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时,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二十世纪初,法国一位研究古代社会的学者,谈到历史家在历史写作中的角色时,说:“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对于这两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分别表现出对史学研究的乐观精神和悲观心理
B.两者重点分别是史料和史家,彼此并无关联
C.两者资料都否定历史學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D.两位学者都受到近代欧洲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傅斯年先生认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因此傅斯年先生强调的是对材料的整理,法国一学者认为“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因此法国一学者强调的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可知,两者都否认了历史學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两者并没有表现出对史学研究的乐观或悲观心理,材料体现不出两位学者是否都受到近代欧洲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因此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是一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统计情况图。下列表述不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面粉业的发展比较迅速
B.增长势头因一战结束而下降
C.增长与欧洲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D.反映了当时我国轻工业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许多变化,同时,在规范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行为方面也作出了许多规定,其中
[? ]
A.关贸总协定有利于创造自由贸易的环境
B.联合国的建立使得美国控制了全球经济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仅适用于邻国关系
D.发展中国家在规则的制定中拥有充分的话语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某次大会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