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 ]
A.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2、判断题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有何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尤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会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摘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文部、司法、农商务、递信凡九部,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5、判断题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规定清朝时通行称呼中的大人、老爷一律改为先生、君、同志等,这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共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