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10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A C两项是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并不反对上帝。D项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指他
A.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B.把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C.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D.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大意是让人们学习礼仪教化他们,用公正的法律管理他们,用严刑峻法禁止他们犯罪。因此荀子是主张礼法并用,AB表述片面化,D属于道家观点,因此选C。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百家争鸣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积极影响、儒家思想合理成分;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涉及。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