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纪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
B.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针
D.民族和宗教矛盾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头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其“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蛮干”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过程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表现在其改革措施中就是不顾客观自然条件,强求各地种植玉米,导致农业再度出现危机,A项是列宁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C项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D项只是对赫鲁晓夫改革整体性的评价,与“蛮干”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解体,一是指国家的分裂,一是指社会制度的剧变。导致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的事件是
[? ]
A.“更新联盟”构想提出
B.“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C.《明斯克协议》的签署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
[? ]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轻工业方面
D.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