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德国共产党实力
B.使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C.冲破凡尔赛体系约束
D.建立一党独裁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点有:实行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希特勒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高;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被严密控制;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实施侵略扩张政策等。其中,德国纳粹党上台后不久,就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其真正目的是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建立一党独裁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亚非国际会议上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A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C属于不结盟运动的会议,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D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故选B。
点评: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排除A,既然是以识字教育为主,排除B,办教育不是根本目的,为国家建设服务才是最终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因为
1952年
| 1957年
| 1962年
| 1965年
|
47.6
| 26.4
| 13.2
| 9.5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C.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D.“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表格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在逐渐减少,说明市场因素在逐渐减少,当时计划经济在不断确立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BC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汉初期(汉武帝前)的王国
A.实际上与割据无异
B.没有治民权利
C.受到所在郡的监督
D.不能招结宾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前,实际上与割据无异的是王国。侯国相当于县,封侯只享用租税,无治民权,并受听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以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