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察举制和科举制内容及作用的理解。A项是科举制内容,与察举制无关;C项,科举制下儒家思想不是科举的唯一内容,隋唐科举出现了武举等;D项皇帝和高官主考是科举制形式,与察举倒无关,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它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BC三项错误,排除;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都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哪些重要信息?据材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哪些特征?(5分)
(2)材料三体现了此时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针对这一问题,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的?(4分)
(3)材料四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具有中国特色。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主要差异(6分)
(4)以上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31(18分)(1)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已设立郡县;(1分)早期的县高于郡(或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边远地区等)。(1分)
特征:元朝中央掌控行省人事任免权、财政权、司法权;行省内部相互牵制;行省区划打破自然限制。(3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2)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力。(2分)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分)
(3)不同点: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
目的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要高于民族区域自治。(6分,如答法律依据不同、适用区域不同等可酌情给分)
(4)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适应本国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增强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调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等等。(3分,
答出其中l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治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