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2、判断题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
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3、判断题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撮合成交或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适应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在厂商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筑起金色的经济桥梁。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这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
A.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再次改变
B.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弊端
C.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D.有利于农业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4、判断题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为打破个人崇拜、解放思想营造舆论
C.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D.国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5、判断题 1992年“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
A.发展是硬道理?
B.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C.社会主义本质论?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