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
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 ]
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
2、判断题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
3、判断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人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
4、判断题 京华时报讯1月20日,《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不差钱”、
“躲猫猫”、“低碳”、“被就业”、“裸”、“纠结”、“钓鱼”、“秒杀”、“蜗居”、“蚁族”。下列属于1929~1944年期间常用语的是
A.危机干预法西斯
B.危机绥靖和平
C.干预法西斯社会福利
D.干预高度集中法西斯
5、判断题 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巨大
C.为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团结共同应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