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参考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相”在秦代表现为“丞相是百官之首,事无不总”,也就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机构;“群相”指的是唐代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兼相”指的是明代丞相制度废除后,由内阁兼理宰相职权,但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马法的旧式诉讼程序规定,以神官司审判一职,原、被双方供托保证金或牛羊于神圣之处所,诉讼结束后,没收败诉者之保证金或牛羊归于国库。该规定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神官司审判一职,原、被双方供托保证金或牛羊于神圣之处所,诉讼结束后,没收败诉者之保证金或牛羊归于国库”的信息说明罗马法表面是公允的,实质是维护富人利益;故选择A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罗马法·罗马法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种职务包括:筹备公民大会的开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
——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员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他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集中在同一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同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尽管三个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妨碍,但是三者还是可以协调运行的。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3分)
(2)材料二中的“选出的代表”是指哪种人?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关于公民权力的主张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据材料一、三,说明雅典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定或主张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3分)
(2)议员。(1分)
变化:公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权力(或间接民主)。(1分)
原因: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社会;直接民主可能会导致政治腐败(或权力的滥用、误用)、社会动荡;直接民主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
(3)变化:材料一: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公民大会;材料三联单:主张实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2分)
意义:分权可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减少权力的腐败。(2分)
本题解析:(1)“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人民主权;“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 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体现直接民主;“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体现轮番而治。
(2)定期选出的代表是议员,由议员组成的议会代表公民行使权力。材料一反映的是公民亲自参加的直接民主,材料二反映的是公民的权利由选举出的代表行使权力,是间接民主。变化的原因主要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弊端分析。
(3)材料一“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公民大会;材料三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变化的积极意义的思路主要根据三权分立的意义回答。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议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公民法
D.万民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罗马在国家形成的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习惯法。由于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平民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就曾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编纂成文法。公元前450~前449年颁布的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就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宋明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