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A.轿子
B.马车
C.轮船
D.汽车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所以轮船和汽车使用的是机械动力,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C D,而A轿子和B马车依赖的分别是人力和畜力。
考点: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交通、大众传媒的变迁,是高考中的新增考点,近年来反复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长期为传统史学所忽视,属新增社会史学;另一方面,社会史学的内容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学生有亲身体悟,更易体现历史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就难度而言,总体难度不大,只因为学生还不太熟悉这一模式,故得分率较低,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是元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港口,图中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识图能力。第一步要清楚元朝的对外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第二要懂得这几个城市的方位,第三是知道课本中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古代中国城市中的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最早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宋代以前,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管理严格。宋代以后,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本题选B。
考点:古代商业发展和市的变迁
点评: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①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
④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割香港岛
B.协定关税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这表现在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及贸易主权四个方面。司法主权主要指一国有独立的运用司法力量对一国人民和领土内的外国人进行管理的权力,领事裁判权使得在华犯罪的外国人只受本国领事馆的司法处理,无视中国司法主权,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从1956年底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改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