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2019-07-03 02:15:3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大总统。…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宰相制度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8分)二者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三反映中国近代哪一部宪法?其性质地位是什么?(4分)结合内容指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4分) (3)比较材料三、四,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的新中国民主制度有何新特点?(4分)
2、选择题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
3、选择题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运行机制正确的是(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
4、选择题 《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通判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选择题 “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周朝与秦朝两个时期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