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A项汉赋的主要特征是有韵的散文,是两汉文人士大夫醉心的文体。B项唐诗离市民也很远。C项理学是宋明时期统治思想。而D项元杂剧适应商品经济的需求,直接表达情感,且将舞台、歌唱、念白、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满足感官享受。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宋代藏书的数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完善不可能出现读书者不甚爱惜书,排除A项;B、C两项相比,显然印刷术更有利于增加书的数量,且造纸术的改进是在汉朝,排除C项;图书成为商品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四大发明上,强调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命题的切入点来看,主要考查基础性的知识,很少上升到理论分析的层次。有的高考试题将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经济相联系,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的实用性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浙江某地因施工发现一个古墓,其出土文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考古人员整理,向社会公开展示的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唐三彩 ②青铜镜 ③烟叶残渣 ④活字印刷品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
①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②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③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④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识记能力。京剧正式形成于大约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而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这主要是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这也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也反映了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但是并不是因为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因为普通百姓也可以听到京剧。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新文化运动对待京剧的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战国。(1分)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2分)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分)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1分)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2分)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第一小问从材料一《韩非子》、《鬼谷子》中关于司南的记载,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战国时期。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以端朝夕”“不惑”,材料二中“观指南针”,可以看出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体现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可以得出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问题。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法国民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