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不包括( ?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建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加强经济援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两国的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
C.“柏林墙”的修筑
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特点是
[? ]
A.以欧洲为中心
B.以美国为中心
C.以欧美为中心
D.以苏美两极为中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
材料二? 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它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特征:以称霸世界为基本目标;遏制共产主义,以苏联、中国为对手(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具有侵略性、扩张性和进攻性。(8分)
(2)原因: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苏关系的恶化等。(7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可以概括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美国采取了称霸全球的战略,而材料二则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苏关系的恶化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