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所示战争由于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广泛参与,被称为“小二战”。在这场战争中

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了顶峰
②德、意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③苏联派出“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④美国商人向叛军供应了大量燃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中的“西班牙、共和军、叛军”等信息可以判断这场战争是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在战争中,德、意法西斯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干涉西班牙内战,②项正确;美国宣布“中立”,但美国商人却向佛朗哥的叛军供应了大量燃油,④符合史实;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慕尼黑阴谋,①错误;4万余名反法西斯战士自愿前往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并非苏联派出,③错误。故选D。
点评: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人民发起了反对国内法西斯武装叛乱,抗击德、意武装干涉,捍卫民主制度和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此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发生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民主力量同法西斯侵略势力的重大较量。战争的结局对西班牙和整个欧洲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迫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回答问题:
①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8分)
②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6分)
③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6分)
参考答案:
①宣扬的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露人类的高尚品德。(4分)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4分)
②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6分)
③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6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注意材料的出处“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由此可知其意图是歌颂战争的,观点则可从材料中找到。第(2)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战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反驳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抓住“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组织答案。第(3)问,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答,围绕“和平面临挑战”的因素作答,包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及宗教矛盾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和德国政府从加强苏德之间和平事业的愿望出发,达成以下协议:“……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2:“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
材料3:“苏、美、英三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进行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
——1945年2月1日《雅尔塔秘密协定》
请回答:
(1)材料1、2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有何相同目的?(2分)
(2)材料3表明了英美的何种外交政策?(2分)你如何看待?(4分)
(3)材料3中“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所进行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是何含义?(2分)
(4)材料2、3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1)避免苏联对两国进行军事牵制,以便它们集中兵力侵略西欧或东亚、东南亚地区。
(2)牺牲中国的领土或主权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一方面协调了大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另一方面又牺牲了小国、弱国的利益,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3)由苏联继承日俄战争前沙俄在中国东北攫取的各种特权。
(4)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另一个小孩”是指( )
A.捷克斯洛伐克
B.奥地利
C.波兰
D.苏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英法的绥靖政策先后使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小孩”灭亡,“另一个小孩”显然指波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