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2019-07-03 02:21:1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相对稳定性。经商,一般而言不够稳定,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明、清(前期)时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同时在政治、思想和文学等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成为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 B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5分)有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表现。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保守性与自主性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1分) (2)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4分) 原因: 保守性: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 自主性: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7分) (2)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步性和保守性两个方面作答。保守的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自主的原因在于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反礼教的思想。 (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要正确对待不同的史料。官方文献属于原始史料,史学价值较大;学者著作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研究,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价值,但一定要慎重使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奴隶制时期的土地国有制,也即井田制,A项正确;均田制是土地掌握在国家政府的前提才能够实施的封建土地国有制,注意题干中的“孔子审订的《诗经》信息,也就是说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但时间上与题干不一致,B项排除;C项原始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排除C项;D项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时间上也是与题干不符。正确选项为A项。 考点:土地所有制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两个信息:一是时间信息,二是土地所有制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