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说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答案选D,A B C三项与材料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
点评:在中国古代,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但在今天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生产资料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小农经济是落后的,始终将被取代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古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重要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二战”后初期,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国力衰退,不得不依附美国发展经济,同时抵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选C。AD项是欧洲国力衰退带来的结果。B项并非主要原因。
考点:战后国际关系
点评:二战后传统的势力范围欧洲衰落,面对强大的苏联无力自保,同时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美国的实力经过战争急剧发展,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三 的黄金储备,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军事力量,美国也想着拉拢欧洲增强对抗苏联的力量。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和利益需要使得美欧走在了一起。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图片中“装订生产合作社”“股金证”“1954”等信息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政策是生产合作社,但题干中是装订生产合作社,因此是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赎买;大跃进是1957年的事;故选D
考点:新中国初期三大改造?
点评:关于三大改造,还可以考查他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意味着公有制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常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比较(三大改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产生的深刻变化表现在
A.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垄断组织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产生的深刻变化表现在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
A.民族区域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中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B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C是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所以答案选A。
考点: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