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 ]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奥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照片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组照片反映的共同点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签订仪式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左面图示显示出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体现,是为了保卫刚刚建立的新政权,右面图体现新时期睦邻友好,宗旨是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故两幅图共同特点是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故本题选择D项。A是左面图反映;B和C体现是右面图的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中苏关系缓和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C.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D.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进行分析,A.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坚持不结盟外交政策;B.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材料无关;C.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与材料无关;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侧重经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2、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侧重政治):
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
②表现: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的关系;积极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反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这幅图反映了
①中美正式建交 ②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③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④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