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 旧中国体育运动落后,中国人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向世界体育强国迈进。简述我国从“东亚病夫”到确立世界体育大国地位的历程。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以《北京2008》为题目的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3、判断题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
A.“希望工程”
B.“211工程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5、判断题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做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
A.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D.全面展开了“上山下乡”运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