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隋唐时期,直接统管六部的中央机构是
A.丞相府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计、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四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4分)
(2)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2分)
3、选择题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
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