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持下进行;虽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政治上沙皇专制仍然保留;虽然农奴制改革也对农民进行了一场“合法”的掠夺,这些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俄国的发展。但是就改革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1905年革命奠定了基础,又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本题解析:从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考查的内容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后的俄国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受奴役和剥削,对自身的地位不满,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答案为D。ABC项都会激化农民的敌对情绪。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3月30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各省先后成立了省贵族委员会,各自探讨改革方案。后来提出代表性的两个方案:一个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另一个方案规定只将宅因地分给农民,而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
材料二?日本派出使团到西欧国家考察。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依据材料回答:?
(1)为推行改革,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
(2)一般认为,俄国改革在建立新的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突破,日本则建立起全新的经济文化制度。从所给材料看,造成这一改革结果的原因分别如何?
参考答案:
(1)俄:成立机构,制定改革方案;日:派出使团,考察先进国家。
(2)俄:贵族和地主参与制定方案,方案多考虑地主利益,方案只涉及土地制度。日: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做法,涉及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由考察团成员执政进行落实。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俄国和日本历史上的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要想当然的直接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去分析。第一问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先从材料中找答案,再联系所学的知识,得出俄国制定改革方案日本,考察先进国家。第二文主要从材料中找出原因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
[?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