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7-03 03:10:3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由此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科技·近代落后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又称江南小调、俚曲、折枝儿。它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全盛时代是在明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好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交往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 ——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材料二 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 ——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想当初,这往来,也是两厢情愿,又不是红拂私奔到你跟前,有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 你要走,由你走,你若不要走,就今日起你便莫来缠,似雨落在江心上,哪希图你这一点”。 ——摘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不稀罕》 “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 ——冯梦龙《黄山迷》 材料三 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这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从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吴歌,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 ——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之后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4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的依据是什么?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对史学研究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理学的兴起,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戏曲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4分) (2)现象:非议朝政,抨击君主;张扬个性,自主择偶;否定礼教,追求平等。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的腐朽;理学占主导地位等。(6分) (3)依据:人文意识的觉醒; 意义: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2分)
本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背景。分析宋代之后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可以从思想、文化等角度入手。如思想上理学兴起,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文化方面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即戏曲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 (2)由材料“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也是两厢情愿”“有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非议朝政,抨击君主;张扬个性,自主择偶;否定礼教,追求平等。而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的腐朽;理学占主导地位等。 (3)由材料“吴歌这一腔质朴的、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可知,说吴歌“孕育着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导”的依据是蕴含着人们追求幸福的人文意识的觉醒。由材料“从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吴歌,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为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可知,以吴歌解析社会思潮对史学研究的意义可以从思想的角度回答,即拓宽思想史研究的领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代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的社会现象与产生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吴哥发展历程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京剧行当的演唱方法。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项,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项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C项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以上这些说法均不符合史实。京剧是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故选D项 考点:京剧的形成 点评:此题属于以图补文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图像作为补充。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以图像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正确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历法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领先世界的历法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密切相关 B.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开始采用农历 C.元朝时,“格里高利历”颁行 D.《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历法。依据所学可知,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颁布于1281年,比现行历法格里高利历早三百年,约10世纪末。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历法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诗句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文“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都是小舞台反映大世界,所以这必然是舞台艺术,答案A、B被排除,比价C、D的艺术特点,显然只有C符合,因为杂技一般主要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来表现,而不会跨度大的出现时空转换。
考点: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点评:此题熟知戏曲艺术的特点,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