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
[?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立场,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C.害怕承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
D.支持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行动,以示对西方国家的不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4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2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4分)
参考答案:(14分)(1)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冷战格局下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2)日内瓦国际会议。(1分)
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程,并最终达成协议,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2分)
(3)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分)
中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它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3分)
(4)从贬低、“妖魔化”到客
观、公正。(2分)
应根据客观事实,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如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