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本世纪 80年代以来,富国设立的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 5000亿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所获外援的 10倍”。这一数字说明
A.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无法合作
C.国际经济旧秩序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D.全球化趋势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叙述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这主要是由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C正确,B表述过于绝对D错误A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突出地反映理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是
A.《四书章句集注》
B.《礼》
C.《大学》
D.《论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礼》《大学》《论语》是传统儒学的经典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参考二程理学思想编著而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代中国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与北燕。“召公”被分封是因为他是
A.姻亲
B.王族
C.先代贵族
D.功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周武王灭纣后,将土地和人口封给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这些人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以起到统治西周统治的作用。“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说明他与周武王有血缘关系,是王族,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经济立法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见证。“盗马贼死,盗牛者加(枷)”这项立法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盗马贼死,盗牛者加”说明了我国古代对盗窃马和牛的严重惩罚,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马和牛成为农业中最为主要的动力来源,铁犁牛耕成为最主要的耕作模式,所以统治者加大了对盗窃马和牛的惩罚力度,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由于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对铁犁牛耕方式没有直接感观故对此没有深刻体会,建议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学习以补充该方面的不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