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 ]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B.联合国的成立
C.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所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概括说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3分)你认为其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2)你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来说有何积极的政治意义?(2分)
(3)你如何看待当今的中美关系的发展?(3分)
参考答案:(1)观点: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的重大挑战(或中国威胁论)(2分)。理由:中国不允许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和拥有主导权;中国核武器的威胁;中国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3分)。实质是为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2分)
(2) 有利于维护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
(3) 中美两国应该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建立互信关系,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两国的关系虽有曲折,但稳定是大方向(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1)材料观点依据: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 ,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理由分析依据:“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 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整个材料观点是从美国角度评价中美关系的发展,反映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由此分析实质。
(2)本问考查中国崛起的意义,主要是从当今世界局势与世界和平与安全两个角度分析归纳。
(3)本问为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既要看到双方的共同利益,也要看到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以中美关系的发展对包含亚太地区的世界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经济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C.1946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被多极化格局取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于1947年3月,C错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大国的兴衰》载:“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时
B.美国参加二次大战之后
C.哈里·杜鲁门任总统之时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杜鲁门任总统时,曾发表国情咨文,认为世界范围内的苏联的任何行动都会威胁的美国的安全,因此“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故选C。AB项罗斯福任总统时是在二战之前和二战之时,美国尚未获得世界的霸权;D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时代,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已经不可能左右世界事务。
点评: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国家,获得世界霸权成为了主要的目标,把苏联当成了主要的敌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也是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的开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