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
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
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
2、判断题 1981年1月1日实施的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四个字迅速成为那个年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表明
[? ]
A.男女真正实现了平等
B.我国的民主法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C.婚姻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姓穿洋衣、洋袜
B.模特举办时装表演
C.社交礼仪用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
D.广大农村风俗习惯依旧是传统的
4、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5、判断题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
[?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