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C.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C项。A项明显错误,国内矛盾并非这两个国家分裂的原因;B项错误,多极化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D项错误,朝鲜分裂和马歇尔计划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现在,联合国军的行动受到限制,相应地使中国得到了军事利益,即使如此,中国也不可能靠武力完全征服朝鲜。因此,敌人现在已必然痛苦地认识到,如果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容忍决定,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这糖基本事实确定之后,就朝鲜问题作出决定就不应再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了。
——1951年3月,麦克阿瑟声明
材料二:红色中国不是一个谋求统治全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说,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这个战略(指麦克阿瑟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战略)会把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冠错误姆敌人是的错误砖战争。
——1951年5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
材料三:朝鲜战争之前,我们的全部军事计划都最设想要打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并且认为,在这样的战争中,对一个遥远而又无法设防的半岛进行防御乃是愚蠢之举。可是,朝鲜战争却使我们懂得,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由于许多国家都拥有热核武器或者已经掌握了制造这种武器的技术,打无限规模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人们开始认识到,单凭军事力量再也不能解决诸如我们在越南、老挝和刚果所遇到的问题,还必须辅之以能为各有关两人民所接受的、相辅相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而且应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加以贯彻实施。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麦克阿瑟和布莱德利关于朝鲜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朝鲜战争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1)观点:麦克阿瑟:中国没有能力征服朝鲜,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
布莱德利:有限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扩大到中国是错误的。(4分)
原因:麦克阿瑟:沉浸在大战思维中;防御战是愚蠢的。
布莱德利:避免美苏直接冲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避免核战争。(6分)
(2)仅靠军事战争不能解决问题;要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政策;要能为有关国家人民接受;(5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是要求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提取出其观点,即麦克阿瑟:中国没有能力征服朝鲜,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布莱德利:有限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扩大到中国是错误的。原因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即可;第二问是朝鲜战争对美国对外政策 的影响,其中要求找到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为各有关两人民所接受的、相辅相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即可概况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①朝鲜战争是热战的表现之一
②朝鲜半岛分裂是在冷战背景下出现的
③朝鲜战争标志着热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非正义战争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使战争发动者陷于被动。请将下列二战后被迫撤军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美国从越南撤军 ? ? ? ? ? ? ? ? ?
②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
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 ? ?
④美国从朝鲜撤回三八线以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国从越南撤军是1973年,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是1954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朝鲜撤回三八线以南是1953年,故其时间顺序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99年,发生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一门5英寸口径的大炮还需要32头壮牛来牵引,仅仅过了15年,号称“陆地巡洋舰”的坦克就已经成为了驰骋沙场的流动炮台;二战中,德国人根据为登月而设计的液体燃料火箭原理制造出了V-2火箭,并用于对英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中一架F-15E重型战斗轰炸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140门大炮同时发射的威力。对此,你认为最全面的看法是( ? )
A.残酷的战争成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大“实验室”
B.没有战争,科技不会迅猛发展
C.科技改变了战争,战争提升了科技,科技与战争相互影响
D.现代战争已经到达离不开科技的地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