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 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子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原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
——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
材料二 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死而不僵”的原因。
?
参考答案:(1)战乱劫掠;官府勒索;官营、外国银行挤压;市场萧条。
(2)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制度革新奠定基础。
(3)演变: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4)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处于 主导地位,它控制了国际货币的发行权;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从而使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产资源向美国转移;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也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领域
| 时段分布情况
| 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
| 合计
|
1945—1989
| 1990—1999
| 苏联(俄罗斯)
| 美国
| 中国
| 英国
| 法国
|
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
| 174
| 9
| 64
| 66
| 3
| 32
| 18
| 183
|
会员国加入
| 59
| 0
| 51
| 6
| 2
| 0
| 0
| 59
|
其他
| 47
| 13
| 11
| 20
| 19
| 14
| 16
| 160
|
——自黄海莉?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
材料二?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自赵磊《建构和平——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5分)
参考答案:
(1)背景:总结国联失败的教训;二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6分)
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时期否决权使用次数远远大于冷战结束后;英、法与美国步调常常一致。(4分)
(2)中国行使否决权既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又尊重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宗旨;中国行使否决权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中国慎用否决权,展现了负责人大国的形象。(5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联合国的成立。联系国际联盟的缺陷、二战的影响等史实归纳联合国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观察材料一表格的数据,可以发现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以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结束后否决权次数减少;英法常追随美国。
(2)由于危地马拉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随后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考生可以从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的角度对这一事件作出评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以上宣言出自哪一国际文献?(2分)
(2)该文献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简要叙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主要的过程。(4分)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A是错误的。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但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所以B也是错误的。国际联盟是维护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因此根本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在成立之初也是由美国操纵的,并且发动了侵朝战争等,所以最初也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因此D也应排除。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而联合国在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期,涉及到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内容的重要国际会议有?(?)
①开罗会议?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主要内容是解决中国问题;②是一战后解决亚太地区美日矛盾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