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 ]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2、判断题 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 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厦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中美关系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商船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但抗战胜利以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材料四? 1972年2月21日……这是个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平等地交换意见,弄清彼此之间的分歧,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摘自记录片《周恩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怎样对外政策?当时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与欧洲国家相比,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2分)
(4)材料四中,周恩来所说的“最辽阔的海洋”和“新的开始”各喻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开始”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4分)
(5)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珍·卡罗·贝里斯曾说:“中美关系并不由谁是总统来决定。”联系奥巴马当选,简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2分)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①“不结盟”②“另起炉灶”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④“一边倒”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材料一:2005年,陕西发现的井真成墓志开启中日交往史千年之门,日本朝野为之震动。8月24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时,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在西安发现后,引发了中日双方对遣唐使和墓志主人井真成的研究热潮。图一是当年日本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盖。石盖刻有“国号日本”字样,底座上则有开元年号。
?
图一:井真成的墓志盖?图二:明治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1)与图一、图二相关的历史史实有哪些?对日本有何影响?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尽量使日满支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美苏英联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观点,并加以批驳
材料三:2006年9月26日下午,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当选第90届日本首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日本新一届领导人能够为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建设性努力,中方愿与日方一道为此共同努力。
(3)你认为安倍晋三应作哪些建设性的努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