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该图是国家领导人参观某国民革命纪念馆的题词。该纪念馆最有可能是

A.五四运动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淮海战役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国民革命的基础知识。由图片信息可知,是江主席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并写于“八一起义纪念馆”。由“某国民革命纪念馆”此可知纪念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他选项不符合信息。由可以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中周恩来题词所说的“奇冤”指的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识图能力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题词中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同室”指国共两党。皖南事变是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浪潮的标志性事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
A.长江沿岸地区
B.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
D.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结合地理知识可知这五个城市都位于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故选B项
考点:《南京条约》的内容
点评:注意不平等条约中开口通商,割地等内容与地理知识的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利用表格材料的形式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时间信息:1926年6月-1927年6月,由此可以判断题干中现象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C。再由地理范围信息: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可以判断正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且湖南、湖北、江西还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因此B符合题意,同时排除D项。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是指
A.台湾
B.新疆
C.广东
D.山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