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 式开辟的标志是
[?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判断题 ? 材料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为3400亿斤,1961年为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为6000亿斤,1984年为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指出材料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改革开放? B.苏联改革
c.社会主义只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4、选择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 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5、判断题 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